独立设置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分析报告

理论教学体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拓宽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环节,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是理论知识吸收、转化为能力并使能力得以强化提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材料与化学工程系高分子、非织教研室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教学培养计划,我们紧紧围绕着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高分子材料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在化学纤维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功能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这一目标,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实习、实训,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加大实验室开放。目前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达到90%;鼓励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立校内实习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21个,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和实训的需要。

一、保证实习和实训时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根据“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高分子材料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从事高分子材料特别是在化学纤维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功能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通过设置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实习和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并根据本专业科学技术和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更新实习和实训内容,同时修订教学大纲,切实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专业四年实践教学时间达到39周以上,其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达到37周以上。

二、保障实习和实训的质量

为保证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学质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从多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做好实习教学条件方面的保障工作。学院院内化纤实习基地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万元,校外实习教学基地21个,并邀请基地专家一起指导学生;二是为保障实习的时间和效果,经费按参加实习和实训的学生数不挪用,保证实习经费真正用于实习环节;三是做好实习教学文件的建设工作,所有实习教学环节均制定了教学大纲、教学指导书和任务书,从实习教学的目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上规范教学工作的开展;四是严格实习教学工作的管理,根据学院制订的《河南工程学院学生实习工作管理办法》,对实习形式、指导教师、学生、成绩考核以及实习基地的建立与管理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从管理制度上保证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质量;五是加强对实习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实习计划、实习时间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经费使用、实习日记及报告等实习环节进行评估检查,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确保了实习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目的。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强化基础训练,突出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效果较好。

三、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

1)按照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本着重视基本技能、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指导思想,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功能、环节等进行了改革,强化学生运用理论从事实践工作的能力,建立了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体系。

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军事训练、实验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等环节组成。实践学时分配比例达到了总学时的42.3%

2)在实验教学方面,设置了课程实验和专业综合实验两种类型的实验教学环节,各类实践环节均制订了教学大纲、指导书。在实验教学内容上注意与相关课程保持协调一致,及时更新实验内容,设置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通过整合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专业综合实验。本着“相同、相关、相通”的原则,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成三个培养平台:即基本实践能力操作平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平台和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平台,把实践教学的全部内容,有机地按层次连接起来,有序地在三个平台上完成培养任务,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3)在集中性实践教学方面,设置了军事训练、集中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和特点,设计本专业完整的集中性实践教学体系,并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结构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设计上,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意不断增加科研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合理、协调发展。在时间安排上,一是根据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切实保证各集中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二是注意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教学之间的衔接;三是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和教师的科研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四、积极进行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创新

教师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2009年以来,教师有关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以及管理方面的研究、改革立项课题10项,且这些立项课题(项目)的研究与改革,已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五、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成果显著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把学生的课内外科技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项目和成果与学分挂钩。同时,根据学院制定的《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河南工程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等文件,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六、严把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关,切实贯彻培养目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把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严把选题质量关,结合工程实际选题,其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严格、规范化程度高、质量好。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严把选题质量关,落实选题原则,完善开题制度。选题结合实际达100%,确保了选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全面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作了明确要求: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有利于巩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向,确保选题的科学性;选题难度和份量适中;保证选题的适时性。同时,提倡学生结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大学生科研立项及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行选题,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论文指导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高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规定了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以保证指导的时间和质量。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根据学院出台的规范,要求本科生开题报告不少于5000字,定稿正文不少于20000字,中、外文摘要不少于3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至少有2篇外文资料);对毕业设计(论文)定稿的格式(纸型、页面设置、排版格式、装订等)作了具体详细的规定。在质量方面要求“观点正确、概念清楚、结构严谨、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实行全员答辩。根据学校规定成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答辩工作的组织与协调。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答辩小组,每个答辩小组成员基本保证5人以上,一般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答辩按程序以公开方式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书面建议成绩和答辩小组给出的答辩成绩综合而成。制定了具体的成绩评定标准,对优秀的评定从严把握。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主要分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准备阶段起步较早,教师自毕业年级第七学期初就开始酝酿题目,期中过后各系将初审通过的参考选题报材料与化学工程系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参考选题向学生公布;期末学生开始确定选题,教师向学生讲解题目并布置开题工作。实施阶段在第八学期,用16周的时间完成文献查阅、开题、方案论证、设计实施、绘图、撰写论文、组织答辩、成绩评定。我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布置时间早、程序明确,学生酝酿论证及撰写时间充足。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系根据每年毕业生人数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料、材料、设计制作、答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结集编印等,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与监督力度,确保质量,根据学院制定的《河南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两大部分进行全面质量监控。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旨在培养本科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处理能力、阅读外文资料能力、调查与实验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清楚的理解,能够更好的为自己的未来做出规划,全面反映了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